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动态 > 产品价格动态
监管要求寿险公司建立人身保险产品定价动态调整机制
2025-03-17 06:29:09

  四是深化“报行合一”。要求各公司在产品备案或审批材料中★■,标明个人代理、互联网代理、银邮代理◆◆★★、经纪代理等销售渠道■■■,同时列示附加费用率和费用结构,强化产品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利明光曾撰文表示◆◆,寿险产品开发和业务开展阶段需要资产端深度参与,只有负债端和资产端进行有效的沟通互动才能更好地平衡收益与风险、发展与安全。

  近期,人民银行下调LPR■★,六大国有银行和部分股份制银行相继宣布下调存款利率★★■◆◆。2023年以来,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各类资产收益率普遍下降,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难度加大。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保险公司收益率承压,面临利差损风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业内获悉,为适应市场形势变化,强化人身保险业资产负债联动◆◆★★,提高行业负债质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向各保险公司下发《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建立人身保险产品定价动态调整机制■■◆◆。

  五是强化销售管理要求。要求各公司加强销售人员分级分类管理◆◆◆◆◆,有序实现销售人员资质分级■★★◆■■、产品分类、差异授权。各公司应加强产品适应性管理,根据消费者需求、风险承受能力和缴费能力◆★★◆◆,销售适配的保险产品■■,不得将浮动收益误导为保证收益。

  中国保险资管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国力也表示,强化资产负债协同管理■◆★■,在资产端优化配置结构◆■、夯实投资能力■★◆★,在负债端适时调整产品预定利率★◆◆、多元化利源结构◆■◆,积极应对利差损风险◆◆■◆■★。

  另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寿险产品预定利率越高,和银行类保本理财及其他存款类产品相比竞争优势就越大◆■,相应的也需要更高的投资收益来支付利息◆★★★★,否则就相当于“赔本赚吆喝◆■◆■★”■★。但目前权益行情较差◆■,债券收益率也在下行■★■,◆■★◆★“资产荒■◆◆”问题愈发严重,资产负债利率更难匹配★★◆,这就导致了险企的中长期经营压力持续增大。如果寿险产品不与市场利率挂钩,寿险的利差损风险就会持续变大,还会增加恶性竞争的风险■■◆★◆■。

  为适应市场形势变化★★,强化人身保险业资产负债联动■■★,提高行业负债质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8月2日向各保险公司下发《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规定◆■:

  因此,强化资产负债联动、推动精细化管理、下调产品预定利率等已成为行业共识。保险从业者、业内专家★◆■◆■、学者普遍建议完善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动态调整预定利率■◆◆■■。

  华泰证券指出,虽然保险产品有收益保底的特点,在利率下行周期中■★★,对客户的吸引力相对提升,有助于促进销售◆★★◆■。但低利率压低了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和保险公司的盈利空间◆◆◆★◆,严重时会产生利差损■◆,即投资收益无法覆盖保单负债的成本。对保险行业而言■★★,长期低利率带来的盈利风险显然大于对销售的正面促进作用。

  二是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明确预定利率基准参考5年期以上LPR◆◆■■、5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等长期利率确定,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各公司按照市场化原则,围绕预定利率基准值及时调整产品定价。

  三是规范保单利益演示★■◆■■★,对于分红型保险产品和万能型保险产品,要求各公司在演示保单利益时突出产品的保险保障功能,强调账户的利率风险共担和投资收益分成机制,差异化设定演示利率,合理引导客户预期。

  面对无风险利率下行、资产荒加剧、信用风险暴露,投资收益普遍下滑◆★★◆■,潜在的利差损风险增加的局面■◆★◆◆★,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投资总监、首席投资官邢茂华曾表示,负债端■★■★,产品转型上可通过优化定价机制、提升死病差益■■■◆★■,贯彻落实报行合一贡献费差益、提升分红险占比等策略优化负债业务结构;资产端◆■■★★■,以偿二代二期及新会计准则实施为契机,结合账户特性,构建差异化的配置策略■◆★◆,并通过优化配置结构,提升资本使用效率★■★◆。

  对本次《通知》◆◆◆■★◆,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徐昱琛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符合行业预期,该举措能有效降低保险公司刚性负债成本★★,在长期低利率环境下,如果保险公司没有特别好的渠道,会导致利差损风险。同时,徐昱琛预测,未来寿险产品预定利率的调整将会市场化常态化■◆◆◆◆。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上强调■★◆■★■,推动保险机构强化资产负债统筹联动,将其贯穿经营管理全链条各环节。进一步健全保险产品定价机制,指导保险机构调整产品结构◆◆,有效防范利差损风险。推动保险机构坚持长期投资★■、稳健投资★■、价值投资,探索开展长周期考核◆★■■■,努力打造核心竞争力。

  一是下调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通知》规定,自2024年9月1日起◆★◆◆,新备案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从3.0%下调为2★◆◆★◆★.5%■◆■◆■。自2024年10月1日起◆★★◆,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从2.5%下调为2★◆.0%,新备案的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从2■★★★★■.0%下调为1◆★.5%。

联系方式

电话:0351-7658126

传真:0351-7658133

邮箱:admin@antaiholding.com

地址:太原市平阳路126号